再读鲁迅《头发的故事》:剪不掉头上的辫子,逃不出专制的宿命

🏷️ 365bet苹果app 📅 2025-09-22 01:22:49 👤 admin 👀 5211 ⭐ 765
再读鲁迅《头发的故事》:剪不掉头上的辫子,逃不出专制的宿命

无奈之下,他只好学外国人以手杖为武器,这才平息了人们的议论。“前辈先生N”在口述中还提到了“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校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的事。

原本一个辫子,为何会有这么多波折呢?其实,国人原本是留发挽髻,但清军入关之后,规定“剃头留辫子”。经过这一身体规训,留辫慢慢深入人心。在这里,辫子已经成为统治的一种象征,留与不留体现的是权力关系,不剃头留辫子就视为对统治的挑战,这种身体的控制比精神的折磨更加可怕。

辛亥革命之后,清王朝被推翻,也随之废除了强制性的留辫政策,也终结了那个时代留与不留皆有砍头危险的怪诞处境。可是后来又有“张勋复辟”,于是“无辫之灾”再度开始。

表面上来看,辫子之灾,背后的实质就是大革命的失败和专制统治的反反复复。这种长期的专制统治早已在民众的心里扎根,以至于政治的强迫已然退去的时候,还在人们的具体的行为中留下了骇人的痕迹。

难怪鲁迅借“前辈先生N”之口说:“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双十节过后,一切照旧。当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不过是一场剪辫子革枝节的游戏,只是革去了代表着外在形式的一条辫子,对于民族灵魂深处的那根辫子,却丝毫没有触动,历史的进步仍然步履维艰,我们仍然在荒诞的怪圈里继续陷落。

走不出的专制命运,剪不掉的辫子

在鲁迅看来,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只不过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热衷在一些挂国旗、剪头发等细枝末节的地方形式主义地大费周折。革命后的掌权者真正进行社会改革的行动少之又少,我们命运根本没有被真正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顶多是一群留辫子的投机者,用武力征服了已经没落的留辫子的统治者。

而与革命真正达到的“法治”“自由”“平等”社会差之千里,相反,革命最终背叛了革命的初心,再次走向了专制社会。根本原因在于革命并没有触动专制制度和重名轻实的文化痼疾。

所以说,辛亥革命也只是在形式上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但是对于民族意识深处的专制观念和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的奴性也并没有多少触动。

大革命之后,无非就是军阀专制统治取代了原先的君主专制统治而已,掌权的还是以前的那些“把总、老爷”之类的,受苦、受剥削、奴役、压迫的还是以前的农民,底层民众。

权力依旧高度的垄断于军阀,封闭,且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军阀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治理就怎么治理,没有人任何力量可以去制衡。权大于法,实行人治。何决定都不需要经过讨论,只需要军阀的一句话、一道命令就可以。法律制度都抵不过军阀一句话,制度和法律也沦为军阀维护其专制统治的工具而已。没有人敢出来质疑和监督军阀的决定。

军阀依靠庞大的官僚集团行使权力,官吏的任命、升迁和奖惩都在军阀手中,而不依赖于人民和政绩。所以这些官吏们只需要讨好军阀和上级即可,他们根本不需要对人民和政绩负责,因为权力来源于军阀,又不是人民,为什么要对人民负责呢?

因此,拥有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权力的官吏们对社会治理充满了任性、武断、野蛮、暴力,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对民众敲骨吸髓的压榨,奴役、剥削,暴政随之而来。而民众也只有顺从和服从,哪怕荒唐的决定,比如鲁迅质疑的女子学校规定头发。

总之, 专制社会中,权力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个体身上,就连他们的头发和服饰穿着都要进行规范。而且无所不在的弥散到每一个个体的权力意志是否得到了贯彻,是否服从、顺从,是否忠诚。

在这种专制的统治下,民众只能奴性十足,麻木不仁,不敢面对一切改革,不敢正视一切新事物。时代的变化只能使他们恐慌一阵,然后很快为他们所忘却。他们又回到了原有的人生轨道上,饱受“压迫、杀戮和麻醉”,沉浸在“坐稳了奴隶的时代”,欣赏做奴隶的美。总是在原地打转,剪不掉头上的辫子,逃不出专制的宿命。

参考文献:

鲁迅.《头发的故事》

《一篇因为头发而创作的小说—关于<头发的故事>的插图》

翟创全.《对于民族文化痼疾的深沉感喟——<头发的故事>主题解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

365bet苹果app 情深深雨蒙蒙在上海哪里拍的
约彩365官方下载安装 iPhoneX 苹果8 8PLus区别:所有功能参数 最详细全面对比
365bet苹果app 简述几种黑客远程盗号方法
约彩365官方下载安装 AppleALC: Native macOS HD audio for not officially supported codecs